看「知識經濟」蓬勃發展,再思考終身學習的重要性
「和你一起終身學習,這裡是羅輯思維……」,這是我從去年開始,不論開車、走路,或搭乘其他交通工具時,每天幾乎都要聽的有聲音頻,來自中國著名知識提供商「羅輯思維」的「得到」App。它跟我十多年前在美國開車上下班時常聽的「有聲書」有點像,是我獲取額外知識養分與新聞訊息的重要來源。隨著所謂的「知識經濟」近年在中國蓬勃發展,我想為讀者整理一些最新的觀察,也再次倡導終身學習的重要。
「羅輯思維」創辦人羅振宇曾經是央視節目主持人,從 2012 年開始主講網路脫口秀,成為中國「自媒體網紅」在知識領域的代表人物,中國網民暱稱他為「羅胖」。他在 2015 年底創立「得到」,進軍以行動音頻為主的知識內容服務,已有超過一千萬的使用者,據說今年年中進行融資的時候,公司估值已達 70 億人民幣!他將「自媒體」的影響力轉化成可驅動閱聽者成為消費者,創造流量及變現的能力,可謂當今中國「知識經濟」首屈一指的範例。
這裡定義的「知識經濟」,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讀。首先「知識」的形式,指的不是過去理解的,系統化的學問或課程教材,而是偏向比較簡短、片段、動態(互動)、或是延伸型態的非制式內容,很大程度脫離了傳統出版及學校教學的型態,而成為每個人在各個年齡都可能(或需要)獲得的。
特別是搭乘了數位科技的飛速發展,透過網路、行動裝置、社群分享、數據分析,以至於人工智慧的技術應用,如今的「知識」,在創造、傳遞、儲存、轉化、甚至運用的時候,都有了許多新的模式和風貌。
而說到「經濟」,重點在於價值交換(市場供需)、商業模式(願付費)以及市場的規模。中國剛好這十幾年來,社會快速發展,追求新知和大步前進的需求孔急,配合前述的科技進步,和大量的資本投入,許多創新的「內容」公司和經營模式應運而生,不僅提供了傳統教育及政令宣傳外的額外選擇,也造就一些商業潛力龐大的 「知識經濟」廠商。
在這些廠商中,一般可分為兩類(幾乎都是很新的企業):
一是以音頻內容為主的行動電台:除了前述的「羅輯思維」,如「喜馬拉雅 FM」、「懶人聽書」、「蜻蜓 FM」、「企鵝 FM」等都有龐大的用戶。其中「喜馬拉雅 FM」的月活躍用戶在 2016 年就超過 2,000 萬人,台灣高端職場專家陳嫦芬老師的「芬解上班族」音頻課程,也有上百萬次的點閱收聽。
二是以問答起家的社群平台:這種知識平台通常有獨特新穎的商業模式,以「之乎」和「分答」為代表,都具有 UGC(用戶產生內容)和問答媒合的特性。他們把之前類似 Yahoo 奇摩知識 + (或百度知識) 的免費層級往上拉升,利用許多加值創新來快速創造流量,並且變現。例如「之乎」有效連結了各類型知識生產者與消費者,而「分答」則運用了網紅效應和偷聽付費機制,均開闢出過去未曾有過的知識分享形式和規模。
這裡我想特別描述「得到」App 在今年秋季產品發表會中,新推出的「每天聽本書」服務,不僅要介紹這個服務本身,而是要分享它帶來的創新,以及嘗試理解「羅輯思維」這家公司,為何立志成為「人類最大知識轉述版權庫」的野心。
基本上「每天聽本書」就是以專家的口吻,將一部重量級的書籍或論文,不論是過去的經典,或是當代的創新,從一位或多位專家演繹的角度,以 30 分鐘左右的口語形式,為聽眾講述。那麼你可能也會問,這與我開頭提到,十多年前在國外聽的有聲書有什麼不同呢?
羅振宇表示,這個服務(特別是對訂閱式會員)至少有以下三大創新:
- 藉由專家對作者及書籍創作背景的介紹,以及對內容寓意的詮釋和評論,提供超越書本閱讀帶來的價值,從製作單位整理的整組知識套餐,幫助聽者真正進入且理解書中的世界。
- 轉述一本書,不是口述(像過去的有聲書),也不是濃縮(僅僅把複雜的情節摘要描述),而是以聽者為中心,用他們聽得懂、能吸收的方式,將書中的精華理念傳遞給他們。
- 透過從多元書源養成的「聽書」習慣,為用戶創造與各類型知識「不期而遇」的機會。不僅提升跨領域學習能力,也不表示以後都不需讀書,反而會因為「聽」到一本好書介紹,而更願意好好去讀它。
在這個新產品發表會之後的好一陣子,我從「得到」App 裡重複聽到兩個重要的概念,雖然不免有點是為此服務增添賣相,吸引讀者訂閱,但我認為他們也確實點出為何終身學習的態度和能力,如今越來越重要,因此這裡也跟大家分享。
首先,許多專家預估,當代人類可能平均壽命會達到 100 歲,根據《100 歲的人生戰略》這本書,人們需要揚棄過去的三段式人生(學習/工作/退休),而從財富、事業、婚姻以及多個方面重新定義這些階段。若不能持續成長學習,將有很大的可能,在變動如此快速的世界中喪失自我的意義和價值。
其次,每個時代都會有新的工具產生,但歷史反覆告訴我們,總是會有一些人抱持開放心態,擁抱及善用新工具,因而開拓出新的事業;而也總是會有些人採取抗拒心理,選擇守著一片舊園地,甚至渾然不知外界已經天翻地覆。而工具本身,也需要不斷升級演進,從解決舊問題到解決新問題,透過不斷迭代,帶來新的價值。
理解了這些概念,我以「羅輯思維」在開發「每天聽本書」服務時,著重的 5 個方向,最後提供給大家,做為終身學習選材的參考:
- 回到歷史的深處:向古人/以往的經驗學習
- 走到未來的遠方:向趨勢/先知的預言學習
- 去到別人的世界:向各行各業的菁英學習
- 去往自己的內心:藉探索心理和心靈狀態來學習
- 到頭頂的星空去:從宇宙觀的視角學習面對人生課題
期待我們的「終身學習」,不是只是為了考試或文憑,只是為了求職或升遷,甚至只是為了在不可知的未來,求得一絲生存的空間,而更多在於充實我們的心靈,滿足我們做為人的好奇心,更為理解其他人和這個世界,從不斷升級自己思考的能力,擴大自己認知的疆界,來為自己的百歲人生中,持續找到新的座標,創造更多精采。
(首圖來源:pixabay)
無評論